首页 | “五线谱”简介 | 新闻动态 | 学员风采 | 中央精神 | 笔记摘录 | 学习园地 | 下载专区 | 读书推荐 | 城建首页 
栏目名称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名称 >栏目名称
《危机中的变革》读后感——喻志壮
2017-11-02 11:04     (浏览)

 

矛盾中改革,改革中前进

 

很庆幸,因为这么一个特殊的机缘巧合,让我读到这本充满历史意义的书籍,让我对中国晚清时期的帝国改革运动有了更清晰地认识,熟记历史,铭记于心,才能对我国的发展有着更明确地了解。

纵览全书,整本书很明确的在探讨二个问题——帝制中国为什么总是在陷入重大的危机后才能过迟的进入变革时代和在危机时代的变革中会陷入怎样的矛盾和困境。作者换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中国国土的那场新政改革从而引发出辛亥革命的背景,对于这么一场新政,作者一反学术界的普遍认知即——保守的清王朝统治者镇压了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又受到八国联军入侵,清末统治者没有改革的诚意,才不得不进行一场虚假的新政。作者则从另一个角度与戊戌变法结合提出一个新观点——戊戌变法是 一场由涉世未深的青年皇帝与一批同样缺乏官场政治经验的、充满书生激情的少装变法人士相结合而发动的不成熟的激进改革。其实这点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保守的积重难返的官僚体制的因果报应。

这本书主要在讲述着清王朝那段历史。在晚清时期,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就是慈禧太后,在庚子事变后,她几乎成了清末时实施新政的最积极推动者。但是大多学者对她的改革仍持保留态度,认为她的改革并无诚意,其实不然,这正是她对清王朝日渐衰败从而面对危机的忧虑。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在实施新政的早期阶段还是非常开明的,当时的官僚对改革的一些进程还是具有有效的掌控性的。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在国与国之间相互学习和促进,当时的统治者却不考虑国情借鉴日本立宪制的方法使得集权模式向激进的立宪分权模式发生了集聚的转变。统治者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就是日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它是由两百多个独立自治的藩国构成,因此明治维新运动对他们来说是可行的。

当然这本书中不仅仅说出了当时执政者的一些不足还指出了关于晚清新政的一些成就。它与明治维新运动不同,他是有着明显而实在的意义的,让当时的中国在更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曾有学者甚至发出“即将超过东京”的感叹,其实在我看来这些新政最大的成就是让僵化不变的封建时代发生了某些程度上的逆转。

在书中还用了一大章节讲述了对保路运动的研究。虽然以往对保路运动人们都充满了正面的评价,清廷的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政策从某些方面来说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签订的铁路贷款是不附加政治条件的优惠低息的商业贷款。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状况受到了排满民族主义的冲击,将一个合理的铁路政策被演绎成了一个卖国条约,当然这也为后面的革命形成了一条导火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并没有像大多数的学者一样从革命和阶级斗争中探寻当时清末革命失败的意义,而是以一个冷峻的视角来审视当时的官僚帝国主义在面对这些变革和革命的冲突与矛盾时所运用的一些应对的方法来更直接的看这场失败的抗争。最终对于清末改革的悲剧作者大致归类于了四个大的方面:

1.当时的统治者在那个时代是享有绝对权威的充足的资源的,他们控制着一切拥有者他们所想要的东西,因此他们自身缺乏改革的意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在帝国被列强打败并陷入深深的民族危机时,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严重的危机后,清政府王朝缺乏审时度势的改革人才从而进行了“ 狗急跳墙”式的变革然而战败后的民族危机加深,统治者们失去了自身的权威合理性,导致社会陷入进一步的混乱和危机中。

3.在当时的社会并不具备有道德人格力量、政治智慧和国际经验的政治家,没有一个有眼光的强势人物来帮国家度过危险,把国家指引到正确的道路上。然而这一切的一切的根本都是当时那种大的社会背景体制下已经将这种人才过滤一空,剩下的都是些平庸之辈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游刃有余,当慈禧太后让无能的载沣执掌大权的时候可想当时的朝政是多么的缺乏人才,因此当时的政府命运可想而知。

4.清王朝的改革战略存在着重大的失误。由本来准备的预备立宪而被延伸成了一种不依据国情的分权立宪,这只会让当时落寞的政府更加雪上加霜。这样的后果是让许多民间大众的政治家突然间参与到国家政策的讨论中,脆弱的清政府无力招架和控制。在本就处于水深火热的政府危机压力日益分裂,不仅不能消除社会的不满,反而将这种不满的效应得到放大和传播。

总的来说清王朝的灭亡不是一点原因就造成的,它是社会更方面崩塌的共同结果,在各种因素下相互影响而发生:统治者的权威不在,在管理下受到了挫折,在改革过程中引起的社会不满以及急剧变革所产生的负面传感效应,在革命过程中的排满主义最终形成了内忧外患的景象,而这一切都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

由于中国历史以来的国情是一元化的专制体制,因此一旦面对其国家内部大统一的时候往往缺乏很大的多元调适能力。对于一个国家的有机整合统一不仅仅是需要政权力量的干预,还需要社会理论、意识形态创新力、民族凝聚力和社会流动方式等等各方面,这些能更助于社会的有机整合,减轻国家队社会的整合难度,更方便向新体制转变。从今溯古,中国选拔人才的方式一直是科举考试,然而科举考试是最压制创新型人才的地方,有多少精英想要做出创新与众不同时都以异类的方式遭到淘汰,专制儒家意识形态可以有效地、强有力地抑制着社会的自主试错与创新,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危机的局面——缺乏能应对新环境的“异类”。在书中,作者把创新成为试错,当时的清政府就缺乏很多这种个人与多元的试错机会。一个国家的存亡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然而这么重要的一点对于当时中央集权的清王朝来说是缺少,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洋务运动时不是还早就了一些现代化的成果么?其实这些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只是一些湘军精英依据的一点自主权、一点创新精神造就出来的。

对于当时的清王朝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排满民族主义革命,可以称得上是内忧外患。满族统治者是以少数族统治多数族的,因此在那种情况下许多人便将对满人的不满发泄出来直到上升成为了一场革命,说白了可以理解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导致了辛亥战争的爆发。令人费解的是这场革命死者不过一百多人就成功了,从没有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这么轻易的就被击垮,所以说是排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还不如说是清末改革自身的失败只是碰巧通过这个形式表现了出来。然而作者对大多数史料书中大肆称赞的辛亥革命并没有称赞,反而称之为乌合之众,无组织、无纪律,并引发后来的民国内阁危机、二次革命与内争、军阀割据的同一国家的日益碎片化。对于这点我认为作者有点过于单方面偏激的看待这场革命,不可否认的是这场革命实实在在让沦陷的中国有所改变。

作者在总结清末时的情况后推陈出新提出了一种“新政治史”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新颖而独特。它不单单去研究人物活动和史实叙述,还要考察社会、文化、思想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的调查可以使结果更加公正和全面,让我们看待历史更加客观。而且这种方法除了科学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主观思想他们的见识和情感,这样能够使获得的信息价值中立,用同情信赖理解当时中国的困境。同时这种方式包含着研究者自身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意义感的追寻,怀着所处时代的问题意识去思考。当然在新政治史中也提到“一个时代中盛行的思潮、主义与思想,有时甚至是给予误解的群体性观念,都会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所作出历史性选择,具有重要的甚至支配性影响力。”那段时期中有许多人的选择或许并非理性,而是由于一种习惯性力量所做出的选择。当然最重要的是不管哪种新型的探究方法,我们都需要研究这些历史的背景、矛盾冲突并对其进行尝试性的解释以此来达到对历史贯通性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本书讲述了清末政治中的激进和保守,正如书中所说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探寻和看到了清王朝的覆灭以及革命的组成和抗争,让我收益颇丰。但是任何一段历史都需要我们更加仔细的推敲和研究才能尽量还原其最真实的状态。我一定加倍学习历史知道,多看历史典籍理解我党和我国的历史,深刻理解和明白成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和责任性!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关闭窗口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城市建设系    电话:(0712)2331983、(0712)2331984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学院路158号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