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翻开这本《看见》,才发现自进入大学后,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了。想起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刚刚进入高中学习,如今却是奋战在考研前线,准备放手一搏了。
关于阅读,关于书,其实文字是不会变的,但人是会变的。你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立场,哪怕只是今晚和昨晚,你的所得所获也会不同。
这次为了让我们能够有一个认真阅读和学习的机会,城建系党支部“五线谱”小组的老师们给我们安排了这个学习的机会---利用暑假的时间读一本书,然后写下你的感悟。想来如果不是有这个契机,很多人在这大学生涯的末期,都不会再去接触一本与专业无过关的“闲书”。幸好我碰上了这个机会,让我有理由拿起书来阅读,来理解。
《看见》是前央视主持人、记者柴静的一本个人的成长告白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成为了央视的新闻主播,却因为缺乏经验而遭到了挫折和打击。非典时期成为一名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了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为宽广和深厚的理解。
十年间,非典、汶川大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也社会热点的现场,几乎都有她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拆迁等刚性的调查报告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了私人的注脚。
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和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我和你的生活。
《看见》,厚厚的一本很有质感,400多页,一天半的时间,我已读完小半。
柴静写自己,我看见了自己;
柴静写别人,我看见了社会;
柴静写自己:初出茅庐时的浅薄,写自己如何在各种人的点拨下长成现在的样子。人大概也是这个样子,不定哪一天,突然就开窍了,不经意,就成长了起来。只不过有的人长着长着,就忘了自己是谁,也忘了自己的初衷。
柴静下别人:她自己的节目叫“看见”,书也叫看见,也许对她来说,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她只能把看见的原封不动不加任何观点的传递给观众。所以她写书,把电视上不能表达的,以纸媒的方式表达出来,她让你知道,原来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存在,原来事情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文中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为了心里的坝。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人从小长大,不只是生理上的变化。有人说小孩子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简单单纯却无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看见的,听见的,经历的,都是一笔一笔划在纸上的痕迹。人从简单变得复杂了。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缺少什么,我们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只是有一点我们总是恐惧,不敢去面对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也许正因为如此,活着的我们不仅在蒙昧中挣扎,也渐渐变成了我们曾经不喜欢,不理解的样子。
看见,看见什么?
看见别人,还是看见自己?
我每天在看见别人。大街上,天桥下,到处都有别人的身影。只是在照镜子的时候,才能偶然瞥见自己。黑发,白架黑镜框。虽然深知“知人易知己难”,但抛开了镜子,我又如何才能看见自己,我看的清前路,却看不清自己。于是我问朋友,“嘿,你看见我了么?
“当然看见了。”
“为什么我看不见?”
“因为你只能看见你能看见的东西。”
“那我能看见什么?”
“你能看见我呀!”朋友大笑。
恍然大悟!
虽然我看不见自己,但却能够看见你,也就是“另一个我”。只有通过看见别人,我才能看见我自己,如果我的面前只有一种人,那么我只能看见从他们身上投射出来的一个自己。但如果我面前有一千种人,我就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千个自己。所以我必须要走更多地方,去见更多的人。
她是记者,她完成了我的愿望。她走到了许多我走不到的地方,见到了许多我见不到的人。她用脚丈量了自己与世界间的距离,然后用她的笔触告诉我:“朋友,在寻找自己的道路上,你并不孤独。”于是我的生命被拓宽到了央视,来到了非典现场,走到了双城儿童面前,站在了大雾锁城的山西,亲历了六级余震的汶川。
歌德让他的弟子去参加一个贵族的聚会。年轻的弟子说:“我不愿意,我不喜欢他们。”歌德批评他:“你要成为一个写作者,就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这样才能去研究和了解他们的一切特点,而且不要向他们寻求同情与共鸣,这样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你必须投入广大的世界里,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他。”
她做到了,这一切,我宛若亲临。
而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数处在灰色地带,这不像我们小时候听到的白雪公主的完美无缺和后妈的残忍恶毒。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前几天看到的新闻,警察在一场抓捕行动中抓获了一名有犯罪前科的嫌疑人,经过审讯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名当年的高考状元!他曾经拥有的让所有人都羡慕,他今天做出的让所有人都唾弃,就是这样一个犯罪分子,他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坏人,否则也绝无可能成为高考状元,但他最后却锒铛入狱,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就去评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却能直白的说,他是一个做了坏事的人。
想起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我总会喜欢问母亲,这个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母亲总是回答我,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是坏人,人站的立场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就不同,驱使他们的利益也就不同。我总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却能完全理解了。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泪水和愤怒,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但也并不是要我们握紧拳头去站在什么对面。这令我很感慨,在如今的社会,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和多媒体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希望能获取信息,但问题是信息太多,太杂,就容易让人被牵着鼻子走了。
于是一篇篇被各路大V、知名博主转发,加上煽动的字眼的“新闻”和“评论”,让很多人一味的早早就定下结论,带着自己已经形成了的主观意识,去评判对错,却难以宽容的心境去客观公正,一如当年的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征地事件........从这本书里我看是意识到,没有人是愿意做一个坏人的,一个彻彻底底的坏人,即使在任何一种恶劣的行径下,我们都应该把事件翻过来,去看看另一面。虽然这件事已经造成了痛苦,但痛苦不是财富,反思痛苦才是财富。
作为一名记者,她的中立并不是等于她冷漠,而是要用宽容去报道,让双方都拥有话语权。而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在感受别人之际心会变软,变软是韧性,不是脆弱。“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中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本来的面目。”
书中的第十七章---无能的力量,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当下是个聒噪的社会,往往还来不及打好基础,就想要看到成果。可惜的是,我时常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当我看到卢安克的故事时,我有些不由自主的羞愧,他的存在,有一种让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他给这个社会一种思考,他在用他无声的方式,抽离我们内心的浮华,正视真实的自己,让我们回归到最初始的状态。
现在我们回过头反思自己混乱无头绪的日子,着实让我束手无策,常常在矛盾中和纠结中惶惶不可终日。我想说的是去年,我大三结束时的那一年暑假。
2016年4月份,我们在烟雨迷蒙的江南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建筑认知实践,也就是在这次活动中寻访的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苏州大学等名校,使我下定决心考研。从那时起,我就陷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明明还没开始复习,就一味操心选学校的事情,看到自己的快题画的比别人慢,就开始担心考试的时候画不完........那个暑假,我沉浸在选学校的纠结和快题速度上不来的痛苦之中,刻骨铭心。
平静下来的我再回头看当时的我,真的让人觉得不成熟和浪费时间,我不需要再去为选什么学校而纠结,也不需要为快题速度慢而痛苦,我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全身心投入复习之中,就像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的那样,麦克墨菲与别人打赌,说他可以用花岗岩的洗脸池砸碎玻璃,他搓了搓手,使劲抱住台子,没搬起来,再次用力,还是不动。他只好退下,突然他大声叫起来:“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我起码试过了。”
我总算试过了,我起码试过了。这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虽不能说每一天都充实有意义,但也可以说并没有恶意的去虚耗时光。我感叹时光的行走,感慨别人的人生,构想自己的未来。现实是豪言壮语比实际行动丰富,憧憬幻想比踏实努力认真,到头来又感慨现实太骨感。巨大的空虚充斥着周身,内心的浮躁所导致片面追求速度而造成精神世界的荒芜。而如同书中所说:“空虚只会导致消费和破坏,只有当人们能感到创建自己世界的满足,不会与别人去比较,不会因为钱,因为外界的压力感到被抛弃,这次俺是真正的归属。”我们都需要一个家园,寻找这份归属感,这不单单是某个群体的问题,也深深嵌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人生是一种没有定律的节奏,我们喜欢这份变化无常,但我们也厌恶这份毫无规律。卢安克说:“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够听到自己的心。”我开始慢慢体会了知道和感受到是两个感念这句话的意思了,感受不是欲望和情绪,没有要达到什么的动机,只是诚实和持续不断的对事物平静的观察。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这句话让我对于强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像是坚硬的钢,更像是无言的雨,细密的淋下来,拥有渗透万物的力量。而我呢,学会在经历中成长,在爱中修行,不去用一颗漂白的心去妥协和屈服,这样才算强大。通过卢安克,我明白要让自己从固有的社会经验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自己。有时候别那么着急,慢一些,慢一些,何必急于求成地打转和无理取闹呢?“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诚如卢安克所说。
人生就是一场蜕变,一路看见,读懂人情。“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人生而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在这期节目中,由于柴静采访吸毒女,同性恋者,于是就有人评价,“柴静堕落到去跟网站新闻的最底一行。”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样去关心边缘人群只是为了耸动,为了吸引眼球。“只求认识与了解自己”我们匆匆的脚步,何曾为这些毫无干系的人停下过?
上个月的一个晚上,在火车站附近的公交站点等车,一个老人走过来乞讨,我心里有些厌烦,虽然口袋里有钱,但仍然一分未给。周围的人也都见怪不怪,自然未有所动作。上车时,我侧过头看到刚才乞讨的老人,正在垃圾桶里翻找,顿时觉得心里有些发堵,老人从我面前走过时喃喃之语持续不断扑面而来,“我都好几天没吃饭了!”话里带着无奈和些许凄惨之意。或许老人的老伴生病了急需用钱,或许老人的儿女身负重债,或许老人独自艰难的拉扯着孙子孙女,无论如何,老人可能真的生活穷苦,饥肠辘辘,真的需要我们的一点善意。可真的很少会有毫不相关的人去关心他们。
我知道,知道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穷困潦倒的老人,知道现实中的确有些乞讨者真的是为生活所迫,可就像柴静书中所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我知道现阶段中国还有很多人未能达到小康生活,甚至是温饱。但是我感觉不到他们的痛苦和窘迫。我无法感同身受,因为我从未关注过他们的生活,也从未体会过他们的生活,我无法想象这样的生活的辛酸,所以我无所谓,所以我不在意。
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不关心与关注跟自身无关的人?甚至是漠视你所看到的?因为忙吗?可是刷微博朋友圈的时间足够了啊!因为无情吗?可是魏则西事件也有这么多人关注啊,怎么会无情呢?
或许是因为大数据信息爆炸的时代吧!互联网让更多人知道了更多,连接的更远,可也让更多的人丢掉了很多。越来越多的人局限于自身,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局限于与自己有关的,局限于所谓的热点与流行。
翻看自己的手机,除了工作娱乐,再无任何与自己相关的第三方信息。即使打开新闻门户,除了世界大事就是国家大事,八卦周边,几乎没有任何与自己无关的普通人的报道,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不关心,媒体也淡化了这一块。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在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是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重。
尊重从关注开始,当你开始关注,你的行为将会带动更多的人进来,开始关注那些人,关注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人的一小步,就是社会的一大步。
从这些故事来看,这本书的名字再合适不过了。柴静从一开始局限于精英视角而逐渐走到真实生活中,看见并融入了她以前所远远隔着的难以理解的生活。我们借着这本书,看见了以往在舆论中几乎隐形的各种群体,我们的理解,对于“他们”的理解可能远不及作者的深厚,但我们确实开始看见了,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端,当我们能拒绝进一步妖魔化他们的时候,这就是进步。
这本书让我看见的,还不止是这些弱势群体和关系民生的政经事件。它所展示的现象,就像是撕开了舞台上的背景,露出了黑与黄的衬底,让我痛觉自己清洁舒适的小世界是多么狭窄。在我所熟知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那么大的世界,里面有那么多人,在那么艰辛的条件下,积极努力的生活着。这是人感到欣慰,也使人意识到幸福温暖的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
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社会里,我们的社会,正是来自于弱势群体的牺牲。在有能力回报之前,我们至少应当不白费他们的心血,努力学习和工作,尽自己的力量去反哺社会。
《看见》是一本好书,无论我对柴静本人存在着什么样的看法,作者的义务是写好书,读者的义务,就是好好读这本书。
是的,无论看见新事物有多好,光是看见是不够的。我们作为这一批入党积极分子,诚然,我们读这本书,写下这些文字的初衷是为了尽早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读书,我们越发能够寻得到内心的宁静,能够寻得到成长和进步的空间。
能够纯粹的为了读书而去读书,这应该也是我在这个暑假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