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对你来说是对还是错
当老师把假期书单发出来的的时候我和同学正在去武汉的考研的火车上。心里充满了紧张、激动与彷徨。当我注意到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的内心似乎被它点燃了。直到现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都十分感慨自己即将走过的大学生活,感慨我遇到的人、我经历过的事情。
我很幸运在这个时间看到了这本书,它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也应证了一些想法的正确。全书总共4个部分12章,分别是「优秀的绵羊」、「自我」、「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社会」。在读每一章的时候我都能产生自己的共鸣。我想以读后感的形式将我的感受记录下来。也分四段整理出来。不论它是不是入党的思想学习,我觉得这都是我已经走过的大学四年的一个句号。
1、在学校,我们学到了什么
你敢犯错吗?你的学习、你的生活过的好不好?你清楚自己吗?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大一新生了。在我们的学校里,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这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学校,老师没有灵魂,学生没有灵魂。我不知道大家为了什么而活。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活吗?题目「优秀的绵羊」虽说的是美国常春藤那些成绩优异,表面能力突出的高材生。在我看来,我们的学生更符合这样一个称谓。绵羊,顾名思义就是驯服、温顺的意思。这不就是大多数内心一味盲从、迷茫、温顺到没有自我的学生吗。
书中70页说大学的使命就是把青少年转变为成人。我觉得我很侥幸,我是2015年以一个非常低的分数考到了这里。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但万幸我选择了建筑学。而且万幸的遇到了住在隔壁宿舍大五即将考研毕业的一群学长。他们给我讲述了学校的生活,专业的学习方法,为我打开了建筑学学习的一扇门。相比学校老师幸幸苦苦的教学,我觉得更多的启蒙更多的转变来源于他们的教诲。我回想了学校的学习教会了我什么。教会了我想要争取奖学金不是认真的上课,而是去争先恐后的搜集自己那些一文不值的奖状证书。这是对的吗?所谓的服务到最后并不是为他人服务,而是服务于自己,为的是给自己的个人简历加分。做好事就有好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指导精神。
我知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经过高考筛选出来的“差学生”。而在我们大学生活中,除了我们自身的原因外,教育体制可能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我所遇到的大学老师中有不少受同学喜爱,专业能力强,负责任的老师。但是也有自认天命不凡,每次上课大都是在讲自己的「辉煌」「光荣的曾经」。我的同学某某某在哪里高就、我的老师某某某多厉害,我曾经在哪里哪里工作过,我曾经差点参与了哪个项目,我曾经.....我不禁想问你的曾经这么辉煌是什么让你屈尊于此,不能展望你的宏图大业。的确,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不能全怪老师怎样。我们自身是否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怎样的才是关键。
在课堂之外,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并且是时时刻刻的,实实在在的。从大一到大四,我发现我在大二开始独立,不再喜欢和同学混迹于网络游戏,或者止步于课程作业。我开始喜欢走出去,去了解其他高等建筑院校的教学方式,去认识他们,接触并尽可能的融入他们。这个想法的实践从湖北工程学院开始,在这之前,别说是和本院的建筑学院有联系,就连我们自己学校本专业的上下几届的学长学弟都互不认识,更别说互相学习了。所以我创立了一个交流群,供大家交流关于建筑专业的知识,到现在,群里已经有本院、新院建筑学专业的近400人,从11级的毕业生到17级的新生。我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帮我进步给我指路的学长。发现了比我还厉害的学妹,也帮助以前互不认识没有交流的两个学校有了更多的朋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慢慢的,我看到了身边一些同学开始独立起来,一个人默默的看书,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走在路上。可能他们也感觉到了什么吧。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或多或少的为自己奋斗了。当然,当前的大环境还是越来越疯狂的组队网络游戏,毫无节制的刷剧。这也许是大家不愿面对毕业现实的逃避吧。或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人生已经被基本定格。最可惜的是我们之中不缺有想法,有能力的同学,大家一起被大环境所误引。互相比较,沾沾自喜我还不太差,或者我还不是那个最差的。活在自己创造的谎言中。这不就是自我优秀的绵羊吗?他们忽略了我们自己本身放在全国建筑学生的大环境下就已经不堪一击。环境虽然给了我们限制,但是我不能拘泥于此,我们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不做那只井底之蛙。
2、别人家的孩子
大二的假期我开始出去学习。每一次的假期生活对我的人生观都是一次刷新。我一直很好奇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优秀,他们怎么会画那样的图,他为什么知道那么多。认识外面越来越多的朋友以后我大概明白了。也正是从这本书中得到了印证。
从小呢,家庭的教育告诉我们要考清北这样的学校,考上了就改变了命运。那接受这样教育的我们有多少考上了清北呢。书中198页讲到“工薪阶层的孩子们会学习如何严格遵守纪律,所受的教育也都比较机械,大都是死记硬背的;职业人士的子女们则会学习如何创造,如何表达自我;而商业阶层的孩子们则会学习掌握权力、统治和自我掌控等内容”。可以说家庭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就已经决定和限制了一些人的发展。我这么说并不是抱怨自己的出身如何不好,把自己的不努力归结于父母。书中186页有这样一组数据“美国250所重点大学中,有46%的学生来自美国收入前25%的家庭,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5%”。我曾经看过一遍文章说什么样的人能考上清华,里面说有70%、80%来自富裕,教育良好的家庭,有50%以上的人上大学前出过国。有百分之多少琴棋书画精通的。还有占很少一部分来自各地的幸运儿。
我在上海的住的宿舍里面遇到了一个同济建规学院的本科生,他高中来自北京人大附中。我和他谈论到建筑的认识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们这样的人学识的深度有多可怕。我说我喜欢古建筑,一开始学建筑就是想做修复古建筑的梦想。他问我,你有没有想过古代人对空间的理解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建筑。他们的那种理解怎么反应到现代建筑中。包括划分建筑类型地域划分和方言划分哪个更准确等等,他的每一个问题都让我深思,这都是我不曾想过的问题。我的同桌来自重庆大学,当我知道他是重大学生的时候我激动的和他说:啊我知道你们重大的AF协会,我在网上看过你们的作业,我看过你们老师陈俊的项目。他很平静的告诉我他就是上一任AF的会长,后来我才了解到他还担任过学生会主席,经常在建筑老八校之间进行交流,也是中国建筑学会学生联盟的第一批会员。他拿到了东南大学的夏令营和同济大学的推免。他在考虑哪个学校更适合他。这个寒假我看到了他在李兴钢工作室实习的照片。我还认识一个学弟,他的假期奔波于世界各地,从爬山露营到西班牙看建筑。每个假期都很丰富。这一切都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书中说到: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一直被灌输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我深有同感,班上的一位同学,上课非常认真的听讲,作业也很努力的去做。我很欣赏她,但是她忽略了一个问题,她是不是井底的那只青蛙。她看到的世界有多大?她的辛苦努力是不是能给她带来相对丰富的回报。我觉得只会努力不会抬头看路的她真可惜,她明明可以做的更好。
这个社会从来就没有纯粹的公平可言。人永远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些规则,与应试教育的规则,与流行的社会规则,并没有什么不同。一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让子女在所谓的起跑线上远远领先。我觉得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去拓宽自己的视野,永远不停止自己的脚步。建立自我,敢于质疑事物,愿意接受推翻先前所有认知的风险。
3、学建筑的那点事
我刚入学的时候看到一位隔壁的学长毕业的时候哭了,他可能觉得自己大学一事无成吧。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会这样吗?我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学了这个专业能干什么?按照我了解到我们学长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大都是大公司不要,小公司还不好进。找了关系进入设计院也是赚着几千块的工资画着施工图,过着一眼望的到边的日子。更不要谈有什么专业的技能去做方案甚至是考一注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后来有一段日子我发现我所学到的东西可以赚钱了。我和室友利用闲暇的时间去接效果图制作的活,那半年我赚了大概不到4万块,我差点就满足了这种浑浑噩噩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我才明白这样会让我止步不前。这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书中103页说到:生活中总是存在一些很幸运的人,他们自小就清楚自己的使命,你是否过上了自己满意的生活,还是故作叛逆者,其实是麻木的顺从着。
直到有一天,我在上海看了一个展览,讲的是梁思成他们那一辈从宾法回国推动建筑学的故事。我很震撼他们对于建筑的坚持和付出。他们希望将传统的中国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融合的情怀。现在的我们丢掉了太多老祖宗的技法、思想。我们的城市发展在飞速的复制着一个又一个的西方城市。我很喜欢王澍讲的我们中国应该有的城市,就是古代画中隐隐约约以山水为主的样子,像杭州一样半边山水半边城的意境。找回我们自己的本才是因该做的。而不是在20年的路里走过美国100年经历过的路,将一个个城市变成美国的曼哈顿。
现在的建筑教学基本都是以布扎体系为基本,以图坊的形式存在,这是西方流传过来的现代教学模式。我们缺少一种工匠的精神,我们不了解传统的木构,不了解我们中国建筑的历史和发展,甚至不能动手去做一个木匠。我们都处在体系教学的阴影下。被它包裹着,拉扯着,我希望自己能跳脱出来,从做一个会手艺的木匠开始。
我们国内的建筑理论落后于国外很多年,基本都是跟着别人的脚步在走。国内的高等建筑院校都已经在实验,在改革。反观我们学校的建筑学教育,还处于很低很低的一个阶段。现在的教学模式我觉得很难培养出好的学生,不是科目设立的不够专业,而是我们的教育不够专业,也没有启蒙。老师和学生一起麻木的顺从着。学校这样做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也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就和书中所说的不同教育阶层的人教育出孩子不同的道理一样。希望毕了业的有一天有人能够惊醒,对自己因为浪费掉大学受教育的机会而充满怨愤。
4、似我这般的绵羊
当初高考后有的人选择了好的学校,不怎么喜欢的专业。有的人选择了一般的学校,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像现在的考研一样,有的人只是希望上一个研究生,这样他可以骄傲的说我是研究生。那么这样的研究生对社会对自己有意义吗?我们到底是为了一个名头荣誉来付出,还是为了自己,为了社会做贡献而付出。越来越多像我们一样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究竟有用吗。每年都说就业很难,但是我觉得,优秀的人就那么多,就业的艰难才不会影响到他们,影响的是我们这些越来越多麻木顺从的假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才是快乐、自主的。这才会创造社会的价值,我们这样的人别提创造了,仅仅是为了活着。
书中125页说:对于上流家庭而言,领导力具有实际的内涵,他人利益先于自己,为理想奋斗,为整个体系的健康发展而尽责。我在大学学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独立,坚强。我觉得我学的应该不是建筑,是一个匠人,工人。学会如何向上来让自己快乐,过上满意的生活。像梁思成、童隽那一辈的老建筑家们学习实现自我的价值,把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法和形式传承发扬作为终身的目标。真正的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祖国的强大需要的是实干,需要在各个领域踏踏实实的做事情的人,我希望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祖国的建设。为祖国的发展增砖添瓦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绵羊的性格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中国人儒家思想的意思,大家谦逊、和善、乐于助人,我希望我成为这样一只优秀的绵羊,而不是那样一只“优秀的绵羊”。《优秀的绵羊》给我们很多反思的东西,这种反思是深刻的,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那么读大学,到底读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应该是每个大学生反思的一个问题。张载有一句话说的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或者每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