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思政教育 | 正文
优秀大学生刘芳艳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发布时间:2010-10-19 09:19:48 浏览次数:

中国孝女刘芳艳

立志篇 ——贫寒挡不住高飞的梦想

 

 

人类精神的自然飞翔并不是从快乐到快乐,而是从希望到希望。——题记

 

2006年,刘芳艳的故事走出黄土高坡和荆山楚水,传遍华夏大地。肃然起敬者,有之;羞愧汗颜者,有之;感动流泪者,有之;低头反思者,有之……她的孝心,她的自强,她那永不言弃的人性光辉,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学校,减免了她的学费;老师,关心她的衣食住行;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纷纷解囊,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来自社会的关爱,照亮了芳艳前行的路。关于未来,刘芳艳铿锵有力地回答:“教我是党,我一定要勤奋学习,用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好心人。”这就是刘芳艳的梦想,朴实无华,单纯真挚。没有豪言壮语,却气吞山河;没有华丽辞藻,却动人心弦。

知识改变命运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在农村,因贫辍学而务农者、打工者并不鲜见,为什么刘芳艳如此苦难却不惜借钱、欠账,拼了命也要坚持读书?

对此,刘芳艳涩涩一笑。母亲杜桂兰3岁时生了场大病,一直高烧不退,眼睛渐渐模糊,医生也查不出原因。于是,村里人便说母亲是魔鬼附身,母亲的奶奶吓坏了,亲手将母亲的眼珠挖掉……

农村的愚昧落后,让母亲错过了一生的花开花落,永远只能在无边的黑暗中摸索。芳艳自懂事起,就发誓要好好读书,决不做无知的人。

19996月,芳艳的父亲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却只能在家等死。临终前,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的父亲拉着母亲、哥哥和芳艳的手不肯放。

父亲是穷死的,他带着对贫穷的恐惧和对亲人的眷恋离开了。他留下满腹的遗憾,也留下他一辈子的期望:孩子,好好读书呀。

从那一刻起,芳艳知道,怨天尤人没有任何作用,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贫困的命运,只有好好读书才有能力照顾妈妈。她暗暗下定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完成学业。

芳艳就这样,咬牙读完小学、中学。上大学后,她深知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从上第一节课起,她从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教室第一排最中间的几个位子,总会出现她的身影。勤工俭学后,劳累中的她还要在图书馆和教室间奔波,查资料、写作业、预习、复习,从不因兼职耽误功课。“如果条件允许,我还要读本科、读研究生。我要做有知识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芳艳表示,她将朝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坚持不懈。

两本感恩的账簿

刘芳艳简陋的家当中,有两本发黄的账簿:一本记载着家里的欠账,另一本记载着好心人对她家的关心和帮助。 

“很感谢亲朋乡邻在我家最穷的时候肯借钱给我们,毕业后,我一定用自己的力量,还清这些债务;更感谢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好心人,他们一路上支撑着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芳艳总是心存感激。梁奶奶,常送来好吃的,还做了衣服给母亲穿。初中,兰老师送来一辆旧自行车。高中,南京大学“七朵金花”每年寄来300元学费。大学,王县长解决2000元钱,荆门职院敞开“绿色通道”。

天津,火锅店的祝妈妈给她安排了打工的工作。新闻媒体,帮她千里迢迢找回哥哥。……芳艳一字一句地记着,在本子上,更在心里。每当翻看这些,芳艳总觉得自己是那么幸运,那么富有。“是党和人民给了我巨大的精神财富,才圆了我的大学梦,才有了我的今天。”芳艳满怀深情地说,党和政府的关怀,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她会牢记在心,好好回报。

把捐款留给更需要的人

     孝心是一条河流,爱心是一片海洋。刘芳艳不仅孝敬母亲,更懂得体恤别人。刘芳艳的故事感动社会后,荆门市一位下岗的妇女给芳艳送来200元钱,一位农民工将自己打工一个月赚的750元钱寄给芳艳,芳艳却将这些钱退还。她说,别人过得也不容易。荆门职院为芳艳开设的专门账户上已有近2万元捐款,芳艳自己分文未动。有人议论她傻,这个眉宇间透露出刚毅的姑娘报之一笑:“学费免了,吃住的问题解决了,民政局还提供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况且我有两只手,可以打工挣钱养活自己、照顾母亲。希望大家不要再为我捐款,把这些钱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出自贫寒,所以更能体会那些身处困境的人的无助;因为得到关爱,所以更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刘芳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年暑期,芳艳委托学校,从账户里取出1000元钱,捐给同样来自西北农村的一位同学。余下的钱,她打算捐给当地那些面临失学的贫困中小学生。

因为有了梦想,刘芳艳从来都以自信的姿态行走在校园和打工的路上,行走在困苦和磨难之间。因为有了信心,她从来不以弱者的身份向人们索要,而是用一颗心、一份力平静地生活,回报关爱她的这个社会。

 自强篇——飞溅的生命浪花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姐,这是我们家乡的豆子,尝尝吧!”刘芳艳笑着打开纸包,塞给记者一把炒蚕豆。记者眼前的刘芳艳,高高束起的马尾辫轻松地甩着,脸上朴实的红晕衬着灿烂的笑容,目光透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执著和坚定。

父亲早逝,母亲失明,生活无依,学费无着……艰辛虽然在刘芳艳的脸上、手上织下沧桑,却没有在她的神采里留下痕迹。她就像一棵小草,虽孱弱,却顽强地生长着,幽幽地散发淡淡的清香。肩挑贫穷的担子,一头是年迈的盲母,一头是繁忙的学业,刘芳艳愈走愈勇,路愈走愈宽……

生活,教她勇敢

贫穷,是一种不幸。在刘芳艳看来,它却是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6岁的时候,小芳艳就懂得心疼父母。她学着大人的样子和面、擀面、切面,然后踩着小板凳上灶煮面。母亲坐在灶口添柴,听她的动静。一不小心,芳艳脚底一滑,“咣当”一声摔在地上,很疼。她忍住不哭,扶着小板凳站了起来,笑着对母亲说不疼。那一天,一家人围着饭桌吃芳艳做的面条,尽管碱加多了,全家人却吃得十分开心。冬天,母亲的风湿病复发,芳艳就出去拾粪回来烧炕。她背着背篓,一看到牛粪、马粪就兴奋地奔过去。新鲜粪便很沉,压得肩膀都勒破了皮,可她从来都不吭一声。父亲的过世让这个贫寒的家雪上加霜,可生活还要继续。从那以后,芳艳的脚步更加匆忙,一放学就回家收拾打扫,给菜园浇水,和哥哥一起翻地、播种、收割、打场,几乎学会了所有的农活。家里不够吃,她就把同学们丢在书桌里的馒头捡回来,晒干后煮着吃。在生活的逼迫下,刘芳艳身上的吃苦耐劳、坚强勇敢的个性渐渐形成和显现出来。

求学,教她坚韧

无论日子多么艰辛,刘芳艳从不曾放弃学业。芳艳读小学时,有一次报名还差10元钱。班主任张科军当即掏出10元钱放在芳艳的报名费里,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令老师没想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芳艳找到他,把一叠压得平平整整的零钱递到他手里。老师这才知道,这是芳艳利用星期天拾废品卖的钱。上中学后,为了省钱,也为了照顾妈妈,芳艳选择了走读。从学校到家4公里,她一边拾着破烂,一边唱着山歌。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了她一串串幼小而沉重的脚印。

令刘芳艳高兴的是,中学6年,她在课本和作业本上都省了不少钱。课本,是向高年级同学借的,一本旧地图册,上面画满了蓝字红勾,芳艳就用白纸蒙在上面练习。作业本,是从印刷厂批发的,一次批发上十个本子,能节省好几元钱。看到印刷厂丢掉的边角废纸,芳艳就拿回家装订成日记本。就连同学们扔掉的还没用完的本子,也被她捡起来用胶水一页页地粘起来。学校得知芳艳的情况后,为她减免了部分学费,但要强的芳艳却牢牢记下了。为了攒学费交给学校,芳艳每逢周末就提着家里的新鲜鸡蛋、蔬菜到县城去卖,每到寒暑假就去餐馆打工。当芳艳的不幸遭遇传开后,南京大学7名女生每学年寄给她300元钱,帮助她读完了中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刘芳艳考上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圆了大学梦。

打工,教她自强

从大学一年级起,刘芳艳开始勤工俭学。芳艳承包了9间教室及走廊、阳台的清扫工作。每天早晨她比别人起得早,晚上比别人睡得晚,因为只有趁同学们休息了,她才能去打扫教室。干事不惜力气,芳艳总是仔仔细细地将9间教室的里里外外扫了拖,拖了擦,拾掇得一尘不染。学期末,芳艳拿到900元报酬时,心里踏实极了。

因为母亲,刘芳艳不得不选择休学。那年初夏,她带着母亲踏上开往天津的火车时,她明白,只有打工挣钱,才能养活母亲,才能重返校园。在天津的一家火锅店,芳艳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别人不愿意干的扫厕所、洗碗等脏活、累活,她都干得特别卖力。因为太累,芳艳患上腱鞘炎,右手腕上隆起几个大包。老板好几次提醒芳艳该休息了,但她却不敢让自己停下来。时间一天天过去,芳艳终于攒下3000元钱。她毅然带着母亲回到荆门,正如她当初勇闯天津时的坚决。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为刘芳艳保留了打扫教室的工作。另外,还安排她到食堂帮厨,免费提供她和母亲的饭菜。每天下课后,芳艳急急忙忙地跑向食堂,穿上工作服,热情地为同学们端菜送饭,帮工作人员收拾饭桌。忙完后,她就带着饭菜回去和妈妈一起吃。今年暑假,刘芳艳受学校推荐到荆门移动中心营业厅打工。散发宣传单,收集问卷调查,帮顾客打印话费单,一个月下来,芳艳领到薪水1300元,并获得一张校园直销员的聘书,聘期1年。捧着聘书,芳艳如获至宝,心绪难平。

刘芳艳做到了!面对困境,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或者逃避;面对艰难,她始终面带微笑;面对贫困,她从没有怨天尤人。刘芳艳是平凡的,平凡得如一片树叶、一滴水珠。她却以她不平凡的勇气、毅力和坚强,走出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

奉孝篇——感恩的力量

5日清晨,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薄雾轻笼着校园,清寒袭人。秋风瑟瑟吹过,树上的一片落叶随风飘舞,在空中滑过一道弧线后,静静地落在路边一位正捧书晨读的女孩肩上。女孩站起身,合上书,走回寝室,轻轻地推开门。“芳艳!”母亲杜桂兰醒来了,用一口浓重的宁夏方言轻声呼唤着,摸索着,从枕边摸出自己的衣服。“妈,早上挺凉的,您还是多穿点。”刘芳艳从上铺的纸袋里翻出一件外套,帮母亲披上。梳头、洗漱、煮土豆面,刘芳艳麻利地为母亲做完这些后,抱起书本,匆匆向教室赶去。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刘芳艳轻快地走着,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曾经的沧桑与苦难,夹杂着轻轻寒意扑面而来,却从她的笑容里一闪而过。

刘芳艳,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绘图系的学生。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清瘦、个头不高、面容清秀的女孩,背着盲母上大学,用稚嫩单薄的双肩把一个破碎的家高高撑起,为年迈失明的母亲撑起一片晴空!

为了病重的父亲,14岁的小芳艳叩开县长的家门

1985年,刘芳艳出生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下冲村。那里是名副其实的黄土高坡,恶劣的环境锻造了芳艳的坚强,可每说起父亲,她总止不住泪水涟涟。

14岁那年,芳艳的父亲患上食道癌,给这个一贫如洗的家一道晴天霹雳。双目失明的母亲整日以泪洗面,老实憨厚的哥哥不知所措,年幼的芳艳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与绝望。北方的冬天冷得可怕。那天下着大雪,气温零下10多摄氏度,滴水成冰。芳艳顶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翻山越岭来到县政府。这一天,是她读书以来第一次旷课。芳艳从没见过县长,但为了救父亲,她鼓足勇气敲响了县长办公室的门。可是,县长不在。中午,县长还没回来,芳艳从书包里掏出冰冷的馒头,慢慢啃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救父亲,我一定要等到县长!下午下班了,县长还没来。芳艳急了,拉住一个叔叔一问,才知道王学宽县长办完事后直接回家了。雪下得更大了,凛冽的北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芳艳按热心人的指点,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走向县长的家。

晚上9点,她敲开县长家的门。或许是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的拳拳孝心感动了王县长,他二话没说,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元钱。钱很快花光了,芳艳和哥哥只好含泪把父亲从医院拖回家。看着父亲食不下咽,枯瘦如柴,芳艳知道,父亲的日子不多了。刘芳艳揣着借来的200元钱,请人给父亲做了口棺材。看到棺材,父亲的眼泪汹涌而出:“娃,我死了,用两块木板一夹就行了,你们留点钱过日子!”芳艳哭着抓住父亲的手:“爸,您没吃过一顿好饭,没穿过一件新衣,连住的房子也破破烂烂。女儿治不好您的病,只能把这个做厚实点,您到那边,就不会再挨冻受淋了。”几个月后,父亲带着牵挂,撒手人寰。

为了失明的母亲,她携母辗转千里打工求学

父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压到了刘芳艳和哥哥身上。20039月,刘芳艳历经千难万苦,如愿考取了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同年11月,哥哥外出打工,失去了联系。在千里之外求学的芳艳,放心不下家中年迈失明的母亲:妈妈烧火做饭时有没有烫着?山路坎坷,会不会摔着?摸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又在外忍饿挨冻……去年5月,芳艳从邻居的电话中得知,母亲上山拾柴时,摔得浑身是伤。放下电话,芳艳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我已经失去父亲,再也不能失去母亲了。”辗转了一夜,芳艳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休学。

从此,芳艳背着行囊,牵着母亲,闯到天津,在一家火锅店安顿下来。打工的日子,芳艳一边悉心照顾母亲,一边省吃俭用赚学费,一晃8个月过去了。今年2月,芳艳携母重返她日思夜想的荆门职院。学校领导得知芳艳的经历后,十分感动,为她们母女提供了一间宿舍和每月100元生活费,同时,还为芳艳安排了两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在校食堂端菜和清扫9间教室。每天傍晚,是芳艳和妈妈最快乐的时光。妈妈听着芳艳洗衣服、整理房间;芳艳读书读报给妈妈听,或讲学校里发生的趣闻趣事。有时,母女俩手牵着手,在校园里散步、晒太阳……母亲的牙齿掉光了,芳艳毫不犹豫拿出辛苦攒下的200元钱,为母亲装上一副假牙。从医院出来,芳艳买来一个苹果,递到母亲嘴边。母亲慢慢嚼着、品着从未吃过的苹果,开心地笑了。“是我拖累了芳艳啊!”采访时,杜桂兰抚摸着芳艳的手,叹了口气。“妈,您看看别人,上大学都难得见到妈妈,我天天可以看见您,比他们好多了!再说,您是我妈,孝顺您是天经地义的呀,我就乐意做您的‘眼睛’和‘拐杖’!”刘芳艳偎着妈妈,脸上盛满幸福。

鸦鹊反哺,羔羊跪乳,刘芳艳的回答亦如此简单:生我是娘!

孝无声,爱无休。刘芳艳背负的不仅仅是年迈的亲娘,而是一座感恩的大山,更是恪守人伦的孝道。她用无私的孝心舞出人间的善与美,绽放出了生命的奇迹。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当迷茫在大学里泛滥成灾 下一篇: 优秀大学生黄来女先进...
友情链接: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高校思政网 湖北省人事考试网 湖北省招生信息网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指南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城市建设系 电话:(0712)2331983、(0712)233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