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苦难 自强不息
——2006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之一黄来女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3级学生,黄来女“背着父亲上大学,孝女撑起一片天”的感人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校园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她怀着一颗真诚而感恩的心,勤奋学习、乐观生活、呵护家人、自强自立,特别是在相依为命的父亲六次重病住院而又举目无亲的日子里,挑起了照顾父亲、坚持学习的重担,用意志和行动挽救着父亲的生命。她每天不仅要在学校与医院之间奔波,而且还要坚持两份家教与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以维持基本生活;在此期间,她仍保持着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荣获国家奖学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以优异的成绩保送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被授予武汉大学“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团员”、“武汉大学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湖北省大学生“文华科技”品学奖,“湖北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艰难坎坷求学路
黄来女,女,1985年出生于广西合浦县一个普通家庭,4岁时,母亲因不堪生活压力离家打工,从此杳无音讯。不久,父亲黄道富打临工的文工团又解散了。黄道富只好带着女儿到外地闯荡,靠卖唱、帮工、做小买卖相依为命。
她从小就相信:出生的条件,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但生活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的。1992年8月,眼看着黄来女到了上学年龄,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黄道富终于把女儿送到了钦州市铁路局附属的铁路小学。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黄来女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常常是第一名。
1994年10月,黄道富带着女儿流浪到北海市,在一个简易工棚和女儿住了下来。当时,学校已开学,而黄来女又没有北海市户口,黄道富找了好几所学校都没能让女儿入校。情急之下,他决定亲自教女儿学功课。黄道富当过老师,教自己孩子自然不难,难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
晚上,他一手拿琴,一手牵着女儿在烟雾弥漫的摊点卖唱。白天,他给女儿上课。没课本,他就到废品店去翻找,把别人的旧课本买回来。尽管课本散发着霉味,父女俩却视若珍宝,没有黑板,他就捡来一块废弃的油毡挂在墙上当黑板用。
父亲无论流浪到哪里,小来女都紧紧跟在身边,帮父亲收拾行李,递给父亲擦拭干净的乐器。父亲嗓子哑了,小来女马上端来一杯热茶,为父亲忙前忙后。而父亲稍有空闲,就从随身携带的提包里拿出女儿的书本,一字一句地教女儿学习。黄来女深知学习的艰辛和困难,所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认真学习。无论是初中在合浦县沙岗中学,还是高中在合浦县廉州中学,她的学习成绩总是独占鳌头。
2003年高考,黄来女以763分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父女俩流浪的日子渐渐露出了曙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黄来女既感到开心,但更多的是害怕。高额的学费,遥远的城市,陌生的环境,能够适应吗?可是一来到武汉大学,黄来女的所有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学校通过“绿色通道”让身无分文的黄来女同学进入了大学殿堂,并且校学生工作部和计算机学院专门为她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学生工作部帮助她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给予每月120元的特困补助,并给予一定额度的助学金帮助她生活学习,这一切让黄来女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就是温暖的家,老师们就是她的家人,同学就是她的兄弟姐妹”。黄来女如是说。
孝心撑起一片天
当一切都走上正轨时,平静的生活波澜再起。2005年元月,黄道富准备到武汉边打工边支持女儿读完大学。然而,来汉的当天晚上,突发脑溢血,之后又脑梗阻,右肢一度瘫痪,2006年初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黄来女坚持:“无论怎样,我都要把爸爸的病治好,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带着爸爸。”黄来女一次次地带着多病多难的父亲到医院进行化疗,并四处寻求药方。
苦难没有压垮单薄的来女。为了给父亲治病,黄来女一边上课,一边在外做家教在校内做勤工俭学挣钱,维持生计。最多时一个月做3份家教,此外还在学校做一份勤工俭学,“这样一个月下来挣600元钱,除去房租,300元做生活费。”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父亲洗脸刷牙、打针吃药。吃完饭后花半小时步行到学校上课,中午和下午课后连忙往家赶,替父亲做饭、熬药、打胰岛素。晚上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到汉口做家教,深夜昏黄的灯光下,安顿好父亲睡下,她就打开书本开始学习,每天的睡眠常常不足四个小时,在公交车上都睡着过好多次……
她的悉心照料创造了医学奇迹,神志丧失的父亲竟苏醒过来。医生告诉黄来女说,恢复神志的关键是做体疗,这样还能节省一些医疗费用。于是,黄来女学会了基本的体疗指法。每天中午,她风雨不误地赶到医院给父亲做体疗,费劲地替父亲按摩手脚,寒冷的冬日也会累得满头大汗。
女儿的指尖连着父亲的心。一天傍晚,黄来女正在给父亲按摩,突然听到父亲的喉咙里发出了“噢噢”的声音,两眼发出亲切柔和的光芒——那分明就是久违了的慈父的眼神啊!黄来女的心一时暖暖的。“爸爸——”她不禁惊喜地喊出了声,父亲点了点头,眼角竟然有两行泪水淌落下来……“没错,你爸爸恢复了神志,还有可能重新开口说话。这真是一个奇迹啊!”医生惊奇地说。
爱心传递渡难关
同学们深深为她的孝心、责任心与执著所感动,寝室的同学把自己的生活费和奖学金都拿出来支持她,每人都达1000元以上。班上同学们知道了她的困境,主动到医院轮流帮她照顾父亲,给她带来上课的笔记,帮她补习落下的功课,还经常带来热好的饭菜给她和父亲改善生活。
黄来女的辅导员李勤老师在自己父亲同样突发脑溢血生病住院的时候,在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和平时一样主动帮助黄来女父女,经常一天做两份饭,一份送给自己的父亲,一份送给黄来女的父亲。
校园里同学们自发捐款三次。尤其是今年3月,计算机学院全院同学共捐款17000余元,三次累计捐款总额已超过40000元。计算机学院2003级学生党员除了带头捐款外,还在党支部的号召下拿起笔给黄来女写信,鼓励她战胜面前的困难。“40多封党员同学写的信我都保存得好好的,他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黄来女高兴地说。
计算机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在学校樱花开放期间背着黄来女的父亲走进珞珈山观赏美丽的樱花;在黄来女外出家教的夜晚主动排班陪护她的父亲;开展“以旧换‘心’”活动,收集废品卖出后将钱捐赠黄来女。父亲多次病危,基本上是靠着对女儿眷顾与牵挂的意志支持下来的,在黄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一度能下床了。记者采访时,她说:“如果父亲不病,家教和勤工助学及学校的特困补助已经够我们的开支了。”她还说:“可能在别人看来我的命运很曲折很不幸,但是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我的身边总有一群人在支持和帮助我,他们给我春天般的温暖,让我觉得除了父亲外,我还有很多亲人,这世间的温暖与爱,更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会将这些关爱铭刻在心,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将爱心传递下去!”
领导关怀励学子
黄来女的情况,一进校就引起了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重视,当黄来女父亲第一次病重住院时,校学生工作部负责人,计算机学院的院长、书记便亲自前往医院探望,并送去慰问品。2006年4月28日,校党委副书记王传中前往黄来女租住地探望,同时,对她珍视亲情、知恩图报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她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实现自己对人生的执著追求。
2006年5月9日,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路钢受一位省领导的委托探望黄来女父女,并将这位省领导个人资助的2000元现金亲手交到黄来女的手中。路钢高度赞誉了黄来女乐观生活、呵护家人和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并鼓励她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战胜疾病,永葆乐观精神。
2006年5月15日,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领导在计算机学院二楼会议室进行现场调研并探望慰问黄来女父女。16日,团省委书记肖菊华、副书记毕华带领调研组到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进行了黄来女专场调研暨授予黄来女湖北大学生“文华科技”奖表彰颁奖会,为她颁发奖学金。
2006年5月22日,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参加“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黄来女事迹座谈会”,在听取了计算机学院关于黄来女事迹的介绍、黄来女本人的自述以及同学们的座谈后,他鼓励同学们要向黄来女学习,把为人、为事、为学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
2006年7月11日,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厅授予黄来女“全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2006年9月11日,中央督查组在视察武汉大学时,督查组副组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杨振斌在听完黄来女的发言后,深有感触地说:“黄来女同学真是武汉大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缩影呀。”10月10日,杨振斌司长在2006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新闻发布会的致辞中,对黄来女给予高度赞誉,他说:“一个瘦弱的青少年,甚至还是个女同学,要承担起家庭的沉重负担,还要把学业做好,……这次到武汉视察工作,我见到了她(黄来女),她的父亲病得非常厉害,有癌症等多种病症,但是她乐于助人,而且成绩非常优秀。”
黄来女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感动了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就在大学生年度评选百名候选人名单揭晓的当天和第二天,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对黄来女的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省内外许多大学、中学纷纷至电、来函邀请黄来女作报告。2006年9月13日,武汉大学全体新生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倾听黄来女的故事。听着她平淡而深情的讲述,不少新生流下了眼泪。湖北省教育厅的一位领导把自己的女儿也带去听……一位同学在听完黄来女的事迹之后说:“黄来女不仅赚钱养活自己,还要寄钱回家养活父亲,我们怎么有理由挥霍父母给的钱;黄来女每天打工做家教,学习成绩还是名列前茅,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加倍努力,搞好成绩;黄来女面对生活的挫折始终都能乐观向上,从不放弃,我们怎么有理由面对学习生活的一点困难就沉沦下去。我们应该像黄来女一样坚强,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黄来女是在珞珈山的阳光环境里成才起来的阳光女孩,她的事迹也像阳光一样撒进了珞珈学子的心,感动着她的同龄人,让我们记住黄来女同学的微笑,记住她的坦然,记住她的坚强,记住她那和谐的生命之美吧。